1. <mark id="myqcj"></mark>

  • <ruby id="myqcj"></ruby>
    <ruby id="myqcj"></ruby>

    <legend id="myqcj"><font id="myqcj"></font></legend>

      金融消保大咖說:審慎留存個人信息 避免造成財產損失

      來源:中國經濟網時間:2022-01-27 06:18:05

     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6日訊 今晚8點,由中國經濟網聯合中國平安推出的《金融消保大咖說》第十一期節目準時播出,本期節目的話題是“保護個人信息,守衛財產安全”。平安銀行上海分行消費者權益保護部負責人顧振華建議,在日常生活當中,經常會碰到要求留存身份證、銀行卡、包括房產證等重要證件的復印件,大家一定要在復印件上寫明當次的用途,同時不要在空白的紙張上留存簽名,這樣可以避免留下隱患或造成財產損失。

      平安銀行上海分行消費者權益保護部負責人顧振華

      顧振華指出,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的場景有很多,常見的有填寫調查問卷、玩測試游戲、購物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抽獎等。這些會要求消費者填寫和留存個人信息,但這些信息最后可能會被共享給其他的行業或者機構,一次不審慎的信息對外提供可能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。

      其次,在互聯網上,不法分子會利用低價商品、中獎獎勵或者其他的虛假信息作為誘餌,誘使消費者點擊鏈接、在網站上登記相關信息,通過這些手段來盜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,乃至金融資產。

      顧振華提醒,消費者要警惕互聯網上陌生的鏈接和網站,不要去點擊,也不要去登錄。不法分子會通過釣魚網站植入一些惡意程序,甚至有些會帶木馬病毒。如果登錄到這些網站,不法分子非常輕易地就能獲取消費者的銀行賬號,甚至密碼。

      遇到陌生電話,包括不明號碼的短信時,對方可能會以購物退款、司法凍結等借口要求提供個人信息,這時消費者也要格外注意,不要輕易提供,要通過官方的渠道與平臺機構,甚至公安和銀行的電話渠道進行確認和驗證。

      對于快遞單上的個人信息,顧振華表示,涉及到有個人信息的票據單證一定保管好,不能亂丟亂放。例如快遞單、辦理銀行業務的一些單據,上面有個人姓名、住址、電話、包括購買的商品等,這些信息極有可能會被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進行獲取和利用。

      關于《金融消保大咖說》

      新興金融消費場景不斷出現,讓我們的生活更為便利,但也讓不法詐騙分子有更多可乘之機,給我們的金融財產安全造成隱患。為積極配合中國人民銀行、中國銀保監會、中央網信辦、公安部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工作,普及金融基礎知識、提升金融消費者素養,號召廣大網友爭做金融好網民,中國經濟網聯合中國平安今年繼續推出12期金融消費者素養提升系列公益課堂。節目旨在傳遞科學的投資理財理念,防止人民群眾受騙上當,引導金融消費者正確使用金融服務,倡導理性消費投資。

      標簽: 信息 銀行 個人 金融 消費者

      責任編輯:FD31
      上一篇:智能化監測織密新疆石化企業安全生產網
      下一篇:2021年江蘇省查處知識產權侵權類案件3908件,案值6176.06萬元

      精彩圖集(熱圖)

      熱點圖集

      最近更新

      信用中國

      • 信用信息
      •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
      • 網站文章

     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
      1. <mark id="myqcj"></mark>

    1. <ruby id="myqcj"></ruby>
      <ruby id="myqcj"></ruby>

      <legend id="myqcj"><font id="myqcj"></font></legen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