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創業板的解禁?
創業板是繼主板市場之后的二板市場。以納斯達克市場,尤其是中國的深圳創業板為代表。
創業板是證券,僅次于主板市場的第二板市場。它以納斯達克市場為代表,特指中國的深圳創業板。它與主板市場在上市門檻、監管制度、信息披露、交易者條件和投資風險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。其主要目的是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高成長性企業,建立風險投資和創投企業的正常退出機制,為自主創新國家戰略提供融資平臺,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做出貢獻。
在上市門檻、監管制度、信息披露、交易者條件、投資風險等方面與主板市場有較大差異。創業板的解禁意味著首批創業板的數量為11.94億股,是現有流通股的1.17倍,而解禁的市值高達333.18億元。
創業板解禁會有什么后果?
創業板整體滾動市盈率70倍,是中小板,的40多倍,比深交所主板高出25倍。即使考慮到成長性,根據PEG,創業板也被高估了。然而,根據中報的數據,創業板的“高增長”也受到了質疑。據統計,有可比數據的105家創業板公司營業收入182.3億元,同比增長28.1%;凈利潤總額30.45億,同比增長25.7%。遠低于中小板公司同期凈利潤增幅43.63%,也低于主板41.07%。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業績變化就是虛假增長的典型例子。截至8月底,已有22家創業板上市公司業績發生變化。另一大風險公司就是不創業,部分創業板上市公司成為壟斷企業的寄生企業。
創投被禁機構的總股份占當時總量的12%左右,市值接近50億股。創投以上市后轉讓股份作為退出手段,其較低的投資成本決定了一旦股份解禁,創投機構肯定會盡快退出。二級市場的漲跌不是創投和創投,的強項,不會根據二級市場價格的波動來決定合適的退出方式。這些理性的投資者最有可能賣出股票。大證券研究所所長英,李大霄,指出,目前中國內地創業板的市盈率與納斯達克, 美國, 英AIM市場持平,韓國的科斯達克市市場與香港的創業板相比最高,資金解禁后減持是必然的。